月平均工作天数从20.83天降到20.67天 – 2025年工时计算新规

2025年1月1号起,人社部发布了一份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调整了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月平均工作天数从20.83天降到20.67天 – 2025年工时计算新规

这个变化,将影响到工作时间核算。

关键变化是⬇🈶

每月平均工作天数:20.83天 → 20.67天
月计薪天数:21.75天保持不变

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

主要原因是国务院修改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全体公民的法定节假日由11天增加到13天。

具体计算方法:一、每月平均工作天数(实际要上班的天数)

  • 全年365天
  • 减去104天周末
  • 减去13天法定节假日(以前是减去11天法假)
  • 等于248天
  • 月平均:248÷12=20.67天

二、工资计算基数(月计薪天数)

  • 全年365天
  • 减去104天周末
  • 等于261天
  • 月平均:261÷12=21.75天

总结:

  • 21.75天是计算工资的基数,这个数字保持不变
  • 20.67天是实际要上班的天数,比原来少了一些
  • 法定节假日虽然不用上班,但要计入工资计算
  • 这个调整对职场打工人来说是个好消息:实际工作天数略有减少,但工资计算标准保持不变。
  • 新规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原来的劳社部发〔2008〕3号文件同时废止。
最后更新时间 2025-03-06
滚动至顶部